今天三月初自河南南阳经由襄阳转车至武汉,当晚乘汽车由南阳抵达襄阳,南阳与襄阳相距区区100公里,在历史的长河里有相当一段时期内两地同属于楚国属地,都流传着诸葛亮躬耕的故事。如今,两地还在为争取诸葛亮这个王牌代言人而互不相让,如果你到过南阳和襄阳两地,一定会心生知乎体的那种疑问:“诸葛先生,在南阳躬耕和在襄阳躬耕各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",因为这两地各有一处自称为真正的诸葛亮躬耕之地的景点,一个在隆中、一个在卧龙岗。
现在,虽然南阳和襄阳两地的口音极为相似,但南阳归属河南省,襄阳划归湖北省,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建设真是相差甚远,自南阳走进襄阳可以说是经历了两个不同的文明世界。
新石器陶盘

襄阳出土了不少精美的新石器时代陶器,展厅所展的几乎都是复制品,原件大概被上面拿走了。
商·凤父戊青铜爵,鋬内腹上铸有“凤父戊”三字铭文
战国晚期四足方铜鼎,设计巧妙,甚至太过现代化,整体呈长方形,由鼎身和鼎盖两部分组成,鼎内有分隔,将鼎身按2:1的比例分开,鼎身鼎盖作子母口设计,以容鼎盖紧扣,同时,盖内针对鼎身分隔又巧妙地置有容纳器身分隔的凸起凹槽,即起到分隔作用,又有助于盖子盖的严丝合缝,又能最大化地控制两边互相串味儿。所以,这件器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,应作为该馆的明星展品。
战国·大司马铜鼎,襄阳陈坡出土,很典型的楚国器形,体型硕大,带盖,盖上立三只豹形小兽,应该是一件重要的器物,却被裸露着似乎有些随意地放置在一处模拟场景边缘
春秋早期·窃曲纹铜鼎,内壁有铭文
春秋中期曾孟弥谏铜盂

战国早期带流铜鼎



春秋中期云纹九棱汤斗,古人的熨斗
春秋·铜敦,三只小足的造型乖巧可人
春秋晚期青铜匜,没记错的话这件匜在去年苏州博物馆的大邦之梦,吴越楚青铜器特展上见过,屁股造型火辣
-
春秋晚期青铜匜
-
春秋晚期青铜匜
襄阳东津出土战国铜壶,楚国风格
-
襄阳东津出土战国铜壶
-
襄阳东津出土战国铜壶
战国晚期错金嵌玉鳖形铜带钩,极尽奢华。宜城楚皇城出土,形体似鱼似鳖,侧视如龙形,钩似鳖尾。身体宽大,带面分前后两段:前段前部为一张口鱼头,后部为一鱼作张口吞噬状,中部镶嵌一块椭圆形玉佩,上有孔,周边错金嵌绿松石;后段为鳖形,头部与鱼须相接,尾部上卷作钩,鳖身镶嵌一块弧形玉佩,竖起连接头尾,玉上有沁色,错金尾略卷,背面饰S形云纹,通体用不同线条刻画出不同部位的特征,线条中间错金[1]。
战国晚期错金嵌玉鳖形铜带钩

战国·错金银凤首虎座铜提链方环,华美巧妙,方环一对,一卧虎前、后足并联且铸成圆环状,各套一长方形环,两个长方形环的另一侧中部分别铸出短颈鸭嘴状鸟首和短尾,其中虎头外侧为鸟尾,虎尾外侧为鸟首。虎嘴衔环内套三节短链环,末端套一大圆环;虎尾上翘伸出长杆,长杆实为长颈,上端铸出尖喙短冠凤首,上顶一杯,内空,可能插装缨络。
-
战国错银马饰
-
战国错银马饰
-
战国错金铜踵饰
-
战国铜铃
战国早期鏐鈻铜戈
战国铜戈
战国铜矛
青铜剑
战国铜方镜,右边是附带的鸟首附件,不知作何用处
秦·铜蒜头壶
东汉陶猪圈
东汉镇墓兽
三国时期的金手镯,摆的别有用心!
唐釉下褐绿彩瓷碗
明磁州窑白釉黑花瓷罐

狗年汪汪队特辑
多为汉代的陶狗,下面这两条最讨人喜欢
-
陶狗
-
陶狗
-
陶狗
-
陶狗
三国青铜马
襄阳博物馆的大明星,三国时期的青铜马,高163厘米、长163厘米,重约两吨,2008年10月襄阳市樊城区菜越墓地出土,是目前国内出土体型最大的青铜马。
跟“马踏飞燕”相比呢?
彩绘龙蛇座莲瓣漆豆
枣阳九连墩出土了一件逆天的漆器,之前是保存在襄阳博物馆的,为什么说之前呢,因为如今它被拿到武汉的湖北博物馆了,所以这次没有见到真身,好在后来在其它地方见到了。
这位朋友,愉快的周五又到了,再过一天就是令人兴奋的双十一购物狂欢节了,你咋还是高兴不起来呢!
“战国铜方镜,右边是附带的鸟首附件,不知作何用处”
我想了一下,应该是挂镜子用的杆子。底座可能是木头的或已经遗失。
@S̆̈ 👍👍👍,极有可能啊。
2019年夏天,我带孩子去过一趟襄阳博物馆,但当天时间比较赶,就逛了两个小时,走马观花看了看。
博主这篇文章很细致,非常好!